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博·闻
leyu手机:又一家央企将消失曾一年亏损超1000亿谁搞垮了?
2023-12-04 01:28:19 | 来源:leyu乐鱼vip 作者:乐鱼网app

  又一家央企将消失,曾一度亏损超过1000亿元,如今被接管,成为别人的子公司,到底发生了什么?

  11月28日,中国华融发布了重要的公告:将于12月1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,表决变更企业名称议案。在此之前,该公司已决定更名为中信金融实物资产。原有司徽不会再使用,而是挂上中信集团的标志。

  中国华融和中信集团都是财政部管理的27家金融央企之一,虽然级别上不一样,但至少都是独立的。如今,却只能屈居人下。

  公开资料显示,央企中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,分别是中国华融资产、中国长城资产、中国东方资产、中国信达资产,都是由财政部控股。

  这四家公司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,上世纪90年代末,我国正在申请加入WTO的艰难谈判之中,其中一项议程就是金融开放。

  然而,由于历史的原因,我国工、农、建、中等几大国有银行都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,不良贷款率奇高,到1999年竟然达到了41%。也就是说放出去的贷款,超过40%没办法回收或者难以回收。

  这些不良贷款就是一个包袱,如果不处理好,必定会影响到我国的WTO谈判。面对这个难题,国家提出建立金融实物资产管理公司,用来承接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。于是,信达、华融、长城、东方四家资产公司就相继登场。

  其中,华融承接的不良贷款最多,达到4077亿元。当时的规划是用10年的时间处置,然后退出。

  要处理这些不良贷款并不是特别容易,因为很多都来自国企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国有企业经营惨淡,2/3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。后来在国企改革中,不少企业直接消失了,想要钱太难了。

  在不良资产处置任务结束后,这四家公司都没有退出,而是保留了下来。2009年,原银监会办公厅主任赖小民走马上任,担任中国华融总裁。

  在赖小民的带领下,中国华融开启了疯狂的扩张,主要是往金融产业方向。通过收购、重组的方式,先后拿下银行、私募、期货、消费金融等金融牌照,在加上之前的证券、信托、金融租赁牌照,中国华融集齐了几乎所有的金融牌照,发展成为了一家巨无霸金融企业。

  2015年10月30日,中国华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,筹资总额达196.97亿港元。到当年末,中国华融市值达到1100亿元,成为中国总市值最大的国有大型金融实物资产管理公司。

  这一年,中国华融净利润达到169.5亿元,相比2009年赖小民接手时的4亿利润,翻了42倍,总资产达到8665.5亿元人民币。

  之后几年,中国华融仍然在疯狂扩张,到2017年,中国华融收入突破千亿,达到1280.7亿元净利润达到266亿元,相比2009年翻了66倍,总资产更是达到了1.87万亿元。

  在外界看来,这是一家很优秀的央企。然而,在2018年赖小民落马后,此公司的真面目才被揭开。收入下降16.25%,净利润暴跌94.32%,总资产下降8.56%。

  2020年,中国华融更是曝出惊人窟窿,巨亏1029亿元,平均每天亏掉2.8亿,成为当年亏损最多的中国企业,等于是把2012年-2019年的利润全部亏掉了。也就是说2012年-2020年,中国华融一分钱都没赚,这才是最线年上半年继续亏损49亿元。

  也就是说,中国华融成为了中信集团的控股公司。所以,更名为中信金融实物资产也不足为奇。对于中信集团来说,等于是增加了一张资产管理的牌照,实力再次提升。

  总体上来说,这些年央企的表现是十分好的,营收和利润都大幅度提高,真正出现亏损的并不多,中国华融算是个例。